新聞

2021年1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- 2021年1月
重視學習方法 助學生靈活運用英語
位於沙田大圍的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本著「成功乃成功之母」的教育信念,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。學校校長鄭偉鳳女士積極推動體驗式學習經歷,讓學生能在活動之中愉快學習。教學團隊亦在設計英語課程時費盡心思,考慮不同成長階段的學習經歷和需要,加入自學課程及體驗學習活動,真正讓學生把所學語文知識回到生活。
著重幼小銜接 打好拼音基礎
英文課程統籌主任麥景峰老師表示:「學校依照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設計課程。在初小階段,我們主要採取有趣生動的上課模式,讓孩子在愉快學習環境下學習英語;而在高小階段,我們著力培訓孩子的讀寫能力,也透過多元化學習經歷全面提升讀、寫、聽、說能力。」
由一年級起,拼音課程已融入到常規課程中,學生從小打好英文拼音基礎,有助提升英語意識(Phonemic Awareness),從而強化串字、發音及閱讀能力。而且,校內兩位外籍教師也從低年級教授閱讀技巧,培養閱讀及對英語的興趣,也能增進學生英文口語能力及學習英語的信心。
不僅如此,教學團隊更製作一系列有關學習英語拼音及會話的影片,不同語文程度的學生可以配合影片和自學小冊子,隨時重温拼音技巧。麥主任笑言本地教師與外籍英語教師合作能收互補長短之效:「本地教師能以自身角度,了解學生在學習拼音時遇到的困難,如廣東話和英語的發音轉換;外籍英語教師則能把國外學習拼音的有效方法帶到校內,兩者互相合作,共同研究出屬於本地學生學習拼音的最佳方法。」
以讀帶寫 知識融會貫通
學習語文需要拾級而上,逐步學習,絕不能一步登天,教學團隊也深明這個道理,因而以「從讀到寫」的原則編訂教材。課程滲入不同形式的閱讀模式, 包括引導閱讀(guided reading)、分享閱讀(shared reading) 及獨立閱讀(independent reading),讓學生從閱讀中開拓眼界,激發創作靈感。學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,提供電子網上閱讀平台RAZ KIDS,學生可以依據能力挑選合適的圖書,提升閱讀興趣之餘,也能培養自主學習技能。學生往往學以致用,把課本或是圖書上學過的詞彙和句式加以運用,融入在寫作當中。而且,教學團隊也特別設計自評和互評清單,逐步加強學生自主編輯、修正概念,同時從同學互評環節中讓學生學會表達己見,提升溝通和合作技能。
與此同時,學校也積極創造課室以外的英文學習機會,從多方面提升聽說能力。教學團隊利用Seesaw及RAZ KIDS電子學習平台,設計課文或故事朗讀任務,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練習朗讀英文,提升流暢性外,更能建立對英文朗讀的自信心。另一方面,教學團隊也在常規課堂外,播放一系列英語短片,擴闊學生視野。老師更會設計小問題,幫助理解影片內容,學生在「多聽」、「多講」的學習氣氛下,能夠提升各方面能力。
體驗式應用學習 創造日常語境
學校提倡體驗式學習,透過日常接觸和體驗把所學知識融入生活。麥主任表示:「我們不希望學生把英文看成『課本知識』和『不能在日常應用的知識』。把英語融入生活當中,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,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。」有見及此,學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,籌劃不同英語活動,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。例如在學生剛掌握基本英語技巧如對答句式、方位用字等時,學校特地舉辦「尋寶活動」,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,學生透過向同學問路、指示方向等的交流熟習方位詞彙。當學生能熟習日常溝通技巧後,學校更安排校外活動,帶學生到西貢、尖沙咀等遊客勝地,主動運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溝通技巧,與外籍人士進行交流和訪問,提升聽說能力外,更能增加使用英語的信心。
校方組織英語大使(English Ambassador Team),並於小息或課後舉辦萬聖節活動、聖誕點唱、復活節遊戲等的英語活動。除此以外,學校更會帶學生到劇院欣賞真正的歌劇、電影等,讓學生跳出課本,親身體驗到課本所提及的活動。而且,在英語與文化結合的氛圍下,開拓國際視野之餘,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。